去年12月13日,河南省出血中心聯盟成立大會上,平煤神馬醫(yī)療集團總醫(yī)院(以下簡稱總醫(yī)院)介入科獲選為聯盟副主任委員單位,科室主任朱培欣當選聯盟副主任委員。
一家地市級醫(yī)院專科在省級聯盟中獲此殊榮,總醫(yī)院介入科用實力拿到了在省級介入專業(yè)領域的話語權。這份榮譽背后是學科團隊連續(xù)多年來的不懈努力。該科先后入選中國出血中心聯盟理事單位、中國婦幼介入聯盟理事單位,不斷傳遞著基層醫(yī)院在介入領域的診療實力。
去年,多年的沉淀,再加上大量病例救治的積累,總醫(yī)院介入科業(yè)務能力厚積薄發(fā)。河南省終末期肝病醫(yī)學聯盟、河南省非血管腔道疾病專病聯盟、河南省門靜脈高壓專病聯盟、中原血管減容聯盟、河南省血管外科疾病診治聯盟等成員名單中,總醫(yī)院介入科均名列其中。可以說,在介入學科高速發(fā)展的十多年里,總醫(yī)院介入科緊跟臨床實踐中的重難點,介入診療技術全面開花。
穿刺進入、造影明確、精準栓塞、功成身退。僅用十幾分鐘,甚至幾分鐘,介入手法干脆利落,立即止住出血。這是介入栓塞術在急性出血危急重癥搶救時的畫面。
1月5日,32歲的產婦劉楊(化名)突發(fā)產后大出血,鮮血大量涌出,血壓急劇下降,出現失血性休克。在傳統婦產科治療中,為了止血保命,患者往往面臨著切除子宮的艱難抉擇。但在總醫(yī)院,介入栓塞術早已在出血性疾病中應用成熟。介入團隊第一時間趕到急救一線,與婦產科團隊并肩作戰(zhàn)。導管室里,朱培欣和手術團隊沉著應戰(zhàn)。血管造影后,產婦髂內動脈密布的血管清晰顯影,在一個不起眼的血管分支上,隨著造影劑外滲,出血點立即判明。幾分鐘后,介入導管在血管中靈活“游走”,選擇出血血管進行栓塞,出血立即止住了!
介入栓塞術在危急出血救治中猶如“神兵天降”,在“微觀”血管間顯奇效,用最小的創(chuàng)傷創(chuàng)下了挽救生命的奇跡。近年來,總醫(yī)院介入科與婦產科聯手協作,不僅高效解決了孕產婦在分娩中、分娩后的大出血問題,更將救治端口前移,為高危、高風險的產婦提前做好介入預備:球囊預置,避免了高危出血風險,護衛(wèi)了女性分娩的安全。
“介入讓出血疾病的救治更高效?!敝炫嘈勒f,快速止血是所有大出血患者保命的根本。以往,很難有高效止血的救治方法,消化道出血、腫瘤破裂出血、嚴重外傷性出血、動脈瘤破裂等死亡率很高。但是介入技術現已在人體中“無往不利”。在總醫(yī)院,介入科和急診科、消化內科、腫瘤科、創(chuàng)傷中心、胸痛中心等的聯系越來越密切。應用高效的介入栓塞術,越來越多的高危出血患者不再是臨床急救中的“老大難”,介入技術撐起了更寬廣的“生命保護傘”,護航了鷹城百姓的生命安全。
在總醫(yī)院介入科加入的一眾河南省介入聯盟中,“非血管腔道疾病”的名稱讓人有些費解。朱培欣解釋道:“非血管腔道指的是人體的氣道、腸道、食道、膽道等腔道?!痹谶@些人體腔道中治病,用的全是介入的“巧”功夫。
數天前,86歲的喬大爺就領略了介入技術的“精巧操作”。喬大爺家住郟縣,數年前,老人先后患上了肝癌和直腸癌。隨著身體每況愈下,老人近日來腹脹嚴重,一周多沒有排便,當地醫(yī)院診斷老人為腸梗阻。
傳統的腸梗阻治療需要外科開腹手術,但是老人年紀大、身體條件差,能不能挨過手術都很難說。正在家人焦急之際,醫(yī)生告訴他們可以試試介入治療。抱著試一試的態(tài)度,喬大爺一家找到了總醫(yī)院介入科,朱培欣團隊評估老人病情后給出了肯定答復。這是一場不同于血管介入的“干凈”“快速”的操作,介入手術從肛門入路,導引導管穿過直腸,到達梗阻的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。隨后,借助人體自然腔道,導管順利通過腸梗阻上方,交換超硬導絲后,為患者梗阻的腸道架起了暢通橋梁。植入腸道支架后,腸道暢通無阻,讓積攢了多日的糞便、積液、積氣順利排出。
三年來消化道出血20多次,這種聽起來不可思議的病確確實實發(fā)生在42歲的高銘(化名)身上?;加袊乐馗斡不T脈高壓合并脾亢,影像檢查結果中,他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格外嚇人。幸運的是,這樣難治性消化道出血疾病,總醫(yī)院介入科成功采用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(TIPS)開通了肝內分流道同時栓塞了胃冠狀靜脈和部分脾動脈,顯著降低了患者消化道再出血的風險。TIPS手術的成功,讓總醫(yī)院介入科在嚴重肝硬化合并門靜脈高壓、消化道大出血的疑難TIPS治療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,標志著總醫(yī)院的TIPS手術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。
多年來,以朱培欣為學科帶頭人的總醫(yī)院介入團隊用不懈的努力攀登著介入醫(yī)學的高峰,用實力護航了眾多鷹城百姓的健康。展望未來,朱培欣說,介入醫(yī)學正在成為與內科、外科并駕齊驅的第三大學科,總醫(yī)院介入科將用實力做強學科建設,讓鷹城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獲得省級優(yōu)質診療資源。